瑞士迪亞姆提格峽谷,健行者天堂「用走的最美」!
文/TRAVELER Luxe旅人誌林志恆報導
迪亞姆提格峽谷(Diemtig Valley)和少女峰(Jungfrau)同處瑞士阿爾卑斯山系,卻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旅遊型態,前者低度開發,少有遊客,後者則把人類偉大工程發揮到極致,遊人如織。然而唯有用走的,才能近身感受瑞士這個健行者天堂的美。
微涼的清晨,海拔1808公尺。晨光投射在瑞士迪亞姆提格峽谷(Diemtig Valley)的山間小木屋,光線穿透門縫,在乾麥草堆疊的大通舖上映出一道亮白,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麥草香。大夥兒陸續起床,抖落身上沾黏的乾草,然後引山泉盥洗,享用女主人準備的阿爾卑斯家庭式早餐,乳酪、乾腸、果醬、麵包、牛奶、葡萄⋯所有食材都產自迪亞姆提格地區的牧場,純手工自製,每一口都濃郁香醇。
小木屋有個名字叫 Nydegg-Stübli,從屋外仰望四周,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環伺,蒼勁挺拔的阿爾卑斯松直鑽天際;俯眺峽谷深處,屋舍儼然,水草肥美,成群牛羊沿著平緩山坡散開。
從這中海拔的山間小屋出發,我們一行十人展開了一整天、全程八公里、難度指數中等的山區健行。緣羊腸小徑而行,時而平曠,時而陡峭,有時又穿越松林,一路上,彩豔的毛地黃、紫色的高山龍膽、枯褐的阿爾卑斯刺薊、白黃相間的馬格利特菊點綴其間。偌大深山谷地裡,乾爽澄鮮的山風拂來,除了叮噹清脆的羊鈴聲,咚沉厚的牛鈴聲,只有我們一行人登山鞋壓碾過鄉間土路,摩擦碎石路面的唰唰聲響。
健行者天堂
多山、多水的瑞士,層層山水之間,每一個視角都是風景。不讓絕景永遠封存在難以接近的深山野地裡,深愛大自然的瑞士人於是用走的,緊貼著繁複地形而行,努力地走出一條條密如蛛網般的健行道。從峽谷的湖濱濕地,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阿爾卑斯山,從悠閒的品酒之路,到高挑戰難度的探險山路,全瑞士的健行道總長超過六萬三千公里,串連起一座座葡萄園、酒莊、牧場、乳酪工廠⋯不論路線的質或量,都堪稱世界少有的健行者天堂。
相較於少女峰、馬特洪峰、鐵力士山等早被遊客擠爆的瑞士知名景區,迪亞姆提格峽谷少有外國遊客造訪。這裡屬阿爾卑斯山系、伯恩高地(Bernese Oberland)的一部份,極目四望,農村、牧場、牛羊、山谷、松林、野花⋯純度極高的阿爾卑斯風光,晚近,更升格為一座國家級區域自然公園(Regional Nature Park),由於峽谷內極少人工設施,唯有用走的,踩踏在山林間,才能近距離感受它的美。
迪亞姆提格峽谷綿延16公里,在這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的山谷裡,棲息了五千到一萬頭的牛羊牲口,是瑞士阿爾卑斯山區規模最大的農牧經濟社區。標記了的健行道,就從海拔640公尺、頗具詩意的翠綠湖泊,一路蜿蜒到海拔2652公尺的雪白山頭,總長約200公里,串連出多種主題的健行路線。
這裡有所謂的「迪亞姆提格峽谷老屋之路」(Diemtig Valley House Trail),你可以順著鄉間小徑,逐棟欣賞老屋之美;也有農莊之路,深入農家,體驗第一手的阿爾卑斯傳統農村生活,放羊趕牛、餵草擠乳、壓製乳酪、砍木劈材、推捲牧草;而走在零污染的自然公園裡,掬一把山澗清泉,吸一口高山鮮美空氣,順著地勢爬上滑下、氣喘呼噓之間,恣意任由汗水撲簌簌淌出,自是都會生活感受不到的暢快淋漓。
山谷裡的賽門圖之屋
木屋之路的老房子有個名字叫「賽門圖之屋」(Simmental Houses),它們不但是迪亞姆提格峽谷的人文地標,更是居民的精神象徵,由於保存良好,早在1986年,便贏得該年度由瑞士遺產保護學會(Swiss Heritage Society)所頒發的華克獎(Wakker Prize)。每一棟老房子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十六世紀,部份古老的建築工法,至今依然沿用到新蓋的房舍。這些歷史建築錯落四散在峽谷不同村落,有三條健行路線可以把他們串連起來。
從山谷遠眺,火柴盒般的老屋與一般農舍並無二致,然而直到走近屋前,才真正見識到原來鄉間的木屋也可以如此龐大與華麗。墩實高大的賽門圖之屋,屋頂展開足足有二十多公尺寬,從山牆至地面,有近十公尺高。其最大特色,便是那一大片彩繪雕刻立面,除了一扇扇明亮對襯的門窗,眾人視覺焦點全落在那呈現紅、黑、綠、黃、藍色調的彩繪,有花草、鳥獸,也有幾何、文字等圖形。而用來彩繪的顏料更有大學問:紅色為燒過的紅土,黑色取自火爐的黑炭,綠色是銅片泡過醋液產生的銅綠,黃色是乾燥後的牛尿,藍色則採自山上野花⋯相較於今日彩豔的化學塗料,這些取材自周遭大地的天然染料,色華而不豔,更透出一份古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