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賞藝文】見微知萌→台灣超寫實繪畫展 北美館登場

2014-01-23 11:18

文/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整理報導
 
台北市立美術館「見微知萌→台灣超寫實繪畫」展即日起至4月20日登場。此展共整理出13位不同世代的台灣藝術家,近百件作品共同展出,期望展現他們各自在「超寫實繪畫」的脈絡裡耕耘,纖細謹慎的繪畫技法所發展其各異的創作理念及氛圍,形成種種豐富的視覺語彙。


藝術家陳昭宏的油彩作品《海濱23》。(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藝術家陳昭宏的油彩作品《海濱23》。(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內容由策展人劉永仁策畫,試圖延續超寫實的描寫精神,以1970年代台灣藝術家在照相寫實藝術的發展為探討主軸,邀請當時旅居紐約參與此風潮且表現卓著等藝術家作品參與,如夏陽、韓湘寧、陳昭宏、司徒強、姚慶章、卓有瑞;進而關注1980年代以來台灣藝術家在此脈絡的多元發展。像是以超寫實筆觸表現超現實意境般的魔幻情境繪畫的藝術家李足新、郭淳等;以及從國際藝術思潮回歸對自身土地的人文關懷,如藝術家黃銘昌、葉子奇,或是自生活經驗蛻變為內心悠然的風景物語,如顧何忠、周珠旺及黃嘉寧等。


藝術家顧何忠的油彩作品《引》。(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藝術家顧何忠的油彩作品《引》。(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現代美術的發展歷程中,興起於1970年代紐約的超寫實主義,以高度寫實的技法與細膩的描繪,亦稱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其繪畫表現是現代文明而產生的藝術流派,藝術家使用照相機將描寫的物象拍攝成照片或幻燈片,然後以燈片機將圖像投射至畫布,再以訓練精湛的寫實技藝,不帶個人主觀情緒地於畫布上忠實呈現物象的視覺效果,就像攝影般的再現原貌。當時取材多來自大都市景觀多變的風貌,諸如都市建物的玻璃、商店櫥窗、招牌、人群、街道景象以及櫛比鱗次錯綜複雜的光影變化,超寫實繪畫可說是都市生活形態衍生的繪畫,所呈現的是人工創造的自然景物。
 
 
●  延伸閱讀:
【週四賞藝文】珍藏手作泰迪熊、隱藏版Teddy Bear 秋紅谷全新開展
www.mook.com.tw/article/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