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緬甸,在花草幽徑之間目睹神蹟

2013-10-17 16:40

文/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報導
 
在去過緬甸之前,你可能會懷疑這個既封閉又落後的國家有什麼好玩的,直到踏上緬甸的國土,才驚呼這裡的一切都令人大開眼界。剛到緬甸時,也許你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從難以名狀的壯麗佛塔震撼中平靜下來,然後悠然自適於寧靜如畫的優雅山水之間;最後,才發現緬甸最迷人的地方,其實是在佛教文化濡染下,居民淳厚善良的風土民情。


錯落在曠野上的蒲甘佛塔群,遠看很有點美國紀念谷中Hoodoo巨石的味道。(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錯落在曠野上的蒲甘佛塔群,遠看很有點美國紀念谷中Hoodoo巨石的味道。(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正因為緬甸的棚茅屋草、黃土飛沙,才造就出這個國家的金碧輝煌;也許這話說得弔詭,但緬甸人確是安於破屋襤褸,而把他們認為世上最珍貴的東西全都奉獻給了佛。也因此,緬甸的佛教建築毫不諱言,絕對是全世界最雄奇壯麗、最豐富多姿、最不可思議的宗教建築群之一。
 

緬甸人心靈上的首都,仰光

緬甸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小乘佛教,在緬甸的城鎮村落之間,隨處可見身披朱紅袈裟的僧侶托缽化緣;而居民們虔誠的程度,更可從緬甸習俗規定「男人在一生中必須當過三次和尚」可見一斑。
 


緬甸人相信朝拜大金塔時,在與自己生肖相應的佛像上祈願潑水,可以為自己帶來福氣。(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緬甸人相信朝拜大金塔時,在與自己生肖相應的佛像上祈願潑水,可以為自己帶來福氣。(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在2005年緬甸遷都內比都(Naypyidaw)之前,仰光(Yangon)一直都是緬甸的首都,然而軍政府遷走的充其量只有政府機構和首都的頭銜而已,對於緬甸人民來說,擁有雪達根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的仰光永遠是心靈上的依歸。
 
傳說大金塔建於釋迦牟尼在世之時,當時仰光地方的國王為了供奉8根佛陀聖髮,而在制高點的山丘上興建了這座佛塔,爾後歷代統治者不斷重修改建,達到今日98公尺的高度。現在的仰光幾乎看不見任何高樓大廈,原因之一就是所有建物的總高度皆不得超過大金塔,由此可見大金塔在緬甸人心目中的地位。
 
雪達根大金塔不僅龐大得令人屏息,其富麗堂皇的氣勢更是教人驚豔!主塔周長約有433公尺,走上一圈也需要十來分鐘,其周圍環繞著68座小塔,則是象徵佛陀的68位弟子。塔身的外側是以純金的金塊覆蓋而成,塔頂上鑲嵌了5,448顆鑽石和2,317顆紅寶石,塔尖上還有一顆76克拉大的巨鑽,光是這一座塔,就可稱得上「富可敵國」。
 


金光閃耀的瑞西貢佛塔,為緬甸歷史中最顯赫的君王阿努律陀所建,始建於1059年,直到1090年才告完工。(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金光閃耀的瑞西貢佛塔,為緬甸歷史中最顯赫的君王阿努律陀所建,始建於1059年,直到1090年才告完工。(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不過,大金塔感染人心的地方,並不在於金光閃耀的外表,而是一種說不出的神聖氛圍;在這裡,隨時都有數以千計從緬甸各地前來朝聖的人民,彷彿這裡就是宇宙的中央,吸引著眾多星辰盤桓、圍繞。信徒們虔誠地跪禱膜拜,在金塔下的8個方位中,找到與自己生肖相應的佛像(緬人的生肖以一週7天為循環,其中星期三有兩個生肖),於是他們獻上鮮花、祈求願望,接著往佛像上潑水,完成一生必須執行的儀式。
 
走完一圈,相信你已在信仰力量的層層圍繞下深受感動,雖說洗滌心靈、頓悟領受云云尚且言之過早,但那種視覺上的震撼與莊嚴肅穆的情懷,足以使人在多年之後依然深刻難忘。
 

400萬佛塔的奇觀,蒲甘

如果你是專為著緬甸的佛塔而來,那麼蒲甘(Bagan)如夢境一般的佛塔群,就會是你心醉神馳的景象。蒲甘的佛塔雖然規模不及仰光大金塔,總數量也沒有曼德勒(Mandalay)來得多,但其佛塔集中的程度,幾乎是每走十步就能遇著一座佛塔。
 


阿南達佛塔被認為是蒲甘平原上最精緻的建築物,為阿努律陀之子簡昔達所建。(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阿南達佛塔被認為是蒲甘平原上最精緻的建築物,為阿努律陀之子簡昔達所建。(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蒲甘是緬甸史上最輝煌的蒲甘王朝的首都,歷代皇帝皆篤信小乘佛教,幾乎每一任皇帝都曾在這片平原上興建佛塔,祈求功德,上行下效的風氣帶動下,上自公卿大臣,下至鄉紳黔首,無不以興建佛塔作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雖然蒲甘王朝早已於1287年為元朝忽必烈所滅,但其遺留下如碑林般的赭紅佛塔,至今依舊動人,也為蒲甘帶來「四百萬佛塔之城」的美名。
 
小乘佛教的教義中,宇宙間的佛共有5尊,除了尚未出現的未來佛之外,已有4尊曾經降臨世間。因此,蒲甘的佛塔塔基皆建有4面,東南西北各奉有固定的佛像,代表著4尊過去佛。
 


緬甸提線木偶源自四世紀時的宮廷娛樂,是今日緬甸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有文戲、武戲和詼諧戲,有樂音而無對白,強調木偶的肢體動作,戲碼多半不長,節奏快速,娛樂效果十足。(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
緬甸提線木偶源自四世紀時的宮廷娛樂,是今日緬甸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有文戲、武戲和詼諧戲,有樂音而無對白,強調木偶的肢體動作,戲碼多半不長,節奏快速,娛樂效果十足。(攝影/TRAVELER Luxe旅人誌蔣育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