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台南,發現古都小敘事的微感動
2012-12-07 20:40
文、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一府、二鹿、三艋舺,曾為清領時期三大港市之首的台南,雖卸下200餘年全台首府的光環,散佈於各處的古蹟名勝,仍向熙來攘往的遊客們訴說著過往的璀璨歲月。然而漫步於台南七股與市區巷弄,傳承已久的潟湖蚵田、炒鱔魚等老行業,還有那近年透過翻新而找回生命力的老房子,即便沒有赤崁樓、安平古堡等歷史性大敘事,但透過庶民生活的流轉痕跡,更能讓人體會古都府城時光荏苒中的古早味與老記憶。
草祭書店,二手書的新天地
提到二手書店,很難不聯想到舊光華商場時代狹窄如摸乳巷的昏暗陳列空間,或是近年頗具名氣的連鎖二手書店般潔淨、井然有序的環境。然而位於台南孔廟對面的草祭二手書店、透過屋齡46年的老房子,帶有裂紋的磨石子地以及古早木質書櫃與家具、連接前後建築物的古老天井,勾勒出不同於一般書店的古樸與雅致。
或許,草祭內的一景一物,如實反映店主人蔡漢忠對於草祭書店的想像:讓二手書有個能重複被閱讀、重新發揮價值,不輸給新書的舞台。因此,在這棟打通了曾為三戶人家賴以維生的老空間中,不論是早年磁磚浴缸或是木質窗框與壓花玻璃旁的老式木頭圓桌,老屋子、老家具與陳列其上的舊書顯得如此渾然天成,也營造出草祭獨有的風格特色。
但也由於草祭搭上老屋翻新以及近年崛起的二手書店風潮,其獨特的空間氛圍吸引了許多醉翁之意不在書的遊客前來朝聖拍照。愛書並努力延續書本價值的蔡漢忠,為了不讓草祭淪為到此打卡一遊的景點,不得不祭出店內禁止拍照的禁令,期待上門的客人能放下相機,在近5萬冊的藏書中,發掘一本與自己契合的好書,讓書的生命力持續下去。
B.B. Art,當代藝術與老屋的邂逅
同為老房子,除了書店與咖啡店外,還能有多少揮灑的空間,展現出不一樣的老屋風情?座落於「台南第一街」的民權路上,青色外牆的洋樓頂上還有個「美」字,過去曾為台南第二大百貨公司「美利堅百貨」的B.B. ART,一進門,迎接客人的阿信《最後的扭蛋機》與不二良《小鼠》等藝術作品,透露了老厝的另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