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全球領土最大國 發現俄羅斯人文藝術絕代風華

2012-08-31 18:30

 

5. 古典舞蹈之王──芭蕾

現已成為俄羅斯國粹的芭蕾舞其實並不是創始於俄國,而是彼得大帝在致力西化時所刻意引進。1738年,法國舞蹈教師Jean-Baptiste Lande在在聖彼得堡創設了第一所舞蹈學校,1773年,莫斯科緊接著也設了芭蕾學校,為俄羅斯兩大芭蕾中心奠定了日後的基礎。直到19世紀後,俄羅斯的民族風格逐漸融入了芭蕾。1847年,法國知名舞者及編舞家Marius Petipa也來到了聖彼得堡掌管皇家芭蕾,不僅提昇了芭蕾舞團的素質、訓練出一批優秀的男舞者,編導了60多齣芭蕾舞劇,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天鵝湖》和《胡桃鉗》,自此,舞劇音樂擺脫了伴奏的卑微地位,成了編導塑造獨舞、雙人舞、領舞、伴舞的基準,他也被公認是俄羅斯芭蕾之父。從19世紀下半葉起,歐洲芭蕾走向衰微,俄羅斯芭蕾的聲譽攀上國際顛峰,躍升為全球芭蕾發展的重心。若有機會走進俄羅斯最富盛名、歷史超過百年的大芭蕾劇院與馬林斯基芭蕾劇院,當可一窺正宗芭蕾精髓。


探訪全球芭蕾舞發展重鎮的俄羅斯,欣賞獨步全球的正宗芭蕾精髓。(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探訪全球芭蕾舞發展重鎮的俄羅斯,欣賞獨步全球的正宗芭蕾精髓。(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6. 花招百出馬戲團

享譽全球的俄羅斯馬戲團擁有200年的悠久歷史,綜合了舞蹈、特技、雜耍、動物等多項表演,每一位演出者藉由高超的技藝、新穎的創意及豐富的經驗,呈現給觀眾超越語言、種族、年紀的一流享受。1990年代初期,當共產政權垮台之際,俄羅斯馬戲團正邁向發展的高峰,當時共有70家馬戲團戲院以及50個流動巡迴演出的馬戲團班。今天的莫斯科擁有大馬戲團與尼庫林馬戲團兩處戲院提供老少咸宜的表演,演出的節目包括魔術、特技及動物表演,並與時俱進的增添新的表演風格,除了展現神乎其技的驚喜,最重要的是蘊藏了一份無可取代的親切傳統。


豐富而高超的舞蹈與特技表演,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豐富而高超的舞蹈與特技表演,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7. 伏特加與魚子醬

Vodka這個字源自斯拉夫語,含有「水」的意思,它所呈現的型態一如其名清澈如水,只有一飲而下時才知其烈如火,酒精濃度達35%~70%。小麥、黑麥、馬鈴薯、高粱、榖類等都可作為製酒原料,經過蒸餾後就可享用,不須桶裝儲存,不講究年份,也不受限季節。冷藏後「凍飲」,模擬俄羅斯冰封大地的環境下,最是對味也順口許多。

飲 酒 過 量,有 礙 健 康


香氣濃烈、喉韻迷人的伏特加,讓人一試就上癮。(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香氣濃烈、喉韻迷人的伏特加,讓人一試就上癮。(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魚子醬則是老饕們公認最能挑動味覺的佳餚,最頂級的為鱘魚魚卵製成的黑色魚子醬,魚脂含量高,含鹽量低,簡單的搭上麵包或餅乾即為最奢華的美味,小小一罐可達台幣五、六千元。和恐龍屬同時期珍稀生物的鱘魚有「活化石」之稱,數百年來,由於人類的濫捕,加上繁殖地遭受環境污染、黑市交易猖獗等原因,使鱘魚瀕臨絕種,而各國仍遲遲未定下嚴謹的保護措施,鱘魚子醬的價格也益加攀升,不是一般人能負擔的程度,目前以價格相對平實的紅色鮭魚子醬最為普遍。


簡單的麵包或餅乾,搭上挑動味覺的魚子醬,是許多老饕們來到俄國的必嚐美味。(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簡單的麵包或餅乾,搭上挑動味覺的魚子醬,是許多老饕們來到俄國的必嚐美味。(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8. 工廠變身藝術

各式高級餐廳的崛起代表有錢人開始益發重視生活享受,而年輕人的活力則展現在一間一間如繁花在城市角落盛開的藝術空間,就像1980年代紐約的蘇活區(Soho),許多廢棄已久的工廠、空屋,在創作者的進駐之後搖身一變為特色鮮明的展覽空間。在社會慢慢邁向多元、開放的年代,充滿創意與反叛精神的藝術家急欲尋求生活與創作的出口,而自發性的「占領」空屋,並漸漸帶動當地蓬勃的發展,位在聖彼得堡火車總站附近的Pushkinskaya 10是最典型的例子。


當廢棄工廠變身為各具特色的藝文空間,也展現出俄羅斯年輕一代澎湃的創作活力。(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當廢棄工廠變身為各具特色的藝文空間,也展現出俄羅斯年輕一代澎湃的創作活力。(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