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台東,三天兩夜豐富樂活行

2011-08-17 10:00

文/池冰蕙 攝影/池冰蕙、賴佩暄 

資料來源/台東縣政府、悟饕池上飯包

 

想深入到東部旅遊,很多人規劃的都是花蓮、台東一起走的「花東」之旅,但卻鮮少在台東把行程拉到三、四天,其實台東是個適合放慢步調的世外桃源,走進山林、體驗部落文化、騎著自行車穿梭巷弄,你會驚訝這裡的綠意盎然,這裡的清新空氣和熱情人文,都是最讓人印象深刻、值得細細品味的地點,走一趟台東,就能看見最美的台灣。


台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圖為大坡池。
台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圖為大坡池。


Day1:池上、關山、鹿野

(上午)大坡池→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下午)鹿野高台→紅葉少棒紀念館

推薦景點:大坡池

大坡池有著優美寧靜的景致,為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兩大山系相互逼近形成的峽谷,為台灣唯一的內陸淡水沼澤地,也是昔日台東縣最大湖泊。池上是花東縱谷著名的魚米之鄉,米指的就是池上米,魚則就來自於大坡池。大坡池池水環境面貌豐富,對野鳥生存繁殖具有特殊生態意義,已開發為風景區,具有教育、休閒意義的親水公園,可進行賞鳥、生態觀察、划船、騎單車郊遊等活動。


大坡池規劃的相當整齊,適合悠閒騎單車欣賞風景。
大坡池規劃的相當整齊,適合悠閒騎單車欣賞風景。


推薦景點: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可說是台灣最具特色的便當之一,也是到池上地區一定要嘗試的懷舊餐點,走過了六十個年頭的池上飯包,歷經數代的菜色轉變,在1999年被集山機構併購,用企業化的經營方式推動台灣傳統飯包文化,重新命名為「悟饕池上飯包。後續與池上鄉公所成立「池上飯包博物館」,將飯包歷史文化展現給遊客, 2009年將靜態式展覽飯包歷史及農家文具改造成互動體驗式,讓遊客在吃著池上飯包的同時也感受到飯包精神與文化。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有兩層樓,一樓除了有室內用餐區以外還可到火車上享用<p>
池上飯包,相當有趣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有兩層樓,一樓除了有室內用餐區以外還可到火車上享用&lt;p&gt; 池上飯包,相當有趣


Day2:鹿野

(上午)阿度的店→小葉欖仁綠色隧道
(下午)布農部落

推薦景點:綠色隧道

龍田村的小葉欖仁綠色隧道整齊、茂密,每年的著名的鹿野「千人躺」活動就是在這裡舉行,騎乘單車穿梭在綠色隧道其間最為愜意涼爽,兩旁的茶園、果園農田不時傳來果香,讓人心曠神怡,一旁是廣大的飛行傘降落草地,還有整排綠得發亮的小葉欖仁彼此搖曳,好想躺在路旁任由涼風吹拂。


徜徉在綠色隧道中,可感受到清爽的涼風。
徜徉在綠色隧道中,可感受到清爽的涼風。


推薦景點:布農部落

布農部落是第一個由原住民成立的基金會,由白光勝牧師所創立,落實原住民的重建工作,讓原住民自給自足並讓一般民眾有體認原住民的機會,園區內充滿原住民藝術與文化色彩,有部落劇場定時有傳統原住民歌舞表演,另有部落咖啡屋、部落餐廳、有機蔬菜區、農特產中心、原住民藝術創作中心等場所,並提供編織、皮雕等DIY教學體驗,也有部落民宿可供住宿。


布農部落有大量的木雕作品,都出自原住民的巧手雕刻。
布農部落有大量的木雕作品,都出自原住民的巧手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