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綠蔭之美,心目中的綠色台北城

2010-10-14 11:44

微風徐徐,多久沒有沐浴在綠蔭縫隙裡灑下的陽光?台北的綠色地段街道,是帶給許多民眾最懷念的記憶之一,綠色的空間感更能讓城市有嶄新的風貌,讓生活在其間的市民,充份感受到大自然與生命的節奏感。


微風徐徐,多久沒有沐浴在綠蔭縫隙裡灑下的陽光?台北的綠色地段街道,是帶給許多民眾最懷念的記憶之一,綠色的空間感更能讓城市有嶄新的風貌,讓生活在其間的市民,充份感受到大自然與生命的節奏感。

-->
日式老住宅有著相當吸引人的老舊情感。
日式老住宅有著相當吸引人的老舊情感。


現任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同時也是知名專欄作家的李清志,最欣賞日式老建築及老樹綠蔭之美。「這類日式的老住宅、庭院以及長得很漂亮、很有味道的老樹,在台北市愈來愈少見,在青田街、溫洲街、永康街一帶以及徐州路的市長官邸,還可以看到一些;齊東街的一整排連棟日式建築,也開始被重視保存。」

此外,新北投也能欣賞到日式建築與老樹的綠蔭空間,包括日式庭園、溫泉旅館、溫泉博物館及溫泉公園,都是李清志閒暇喜愛沉浸於此的綠色空間。「尤其公園中又漂亮又高的大樹,好些是從日據時代就開始栽種的,一路延伸到山上,形成相當廣闊的都市綠帶。」雖然目前北市對老樹已開始進行保存工作,並且立案管理,但是很多老樹都還是經過人工的修剪,未完整保存其自然的風貌。


台北市的青田街一帶,有許多老房子及綠樹。
台北市的青田街一帶,有許多老房子及綠樹。


遇到這類建築古意、林蔭蓊鬱的巷弄,李清志就到此騎小摺車或步行,一探究竟,這類巷弄因為巷子小,所以車子少,反倒成了一處充滿綠意的世外桃源。談到植樹之於建築面貌及城市風貌的影響,李清志特別舉出中山北路的二條通咖啡館為例。古雅的房子門口原本就有一棵樟樹,在重新整修時,被特意地保存下來,整棟建築因為這棵樹而活了起來。「有沒有樹,差很多!綠化做得最好的都市?京都就不用提了,連現代化的東京,都看得出來在綠色建設上下了很多功夫。」

東京在戰後開始努力種植櫻花樹,增加許多市區內春日賞花的大型公園綠地,如代代木公園、新宿御苑;櫻花多沿著水溝或小型水道旁種植,形成了許多都市內的綠帶空間。此外,東京在行道樹的規劃上也頗費心思,如表參道種植的櫸木樹形優美,樹葉會隨季節轉換而變色,為街道、建築,平添了好幾分浪漫氛圍。「東京市區有數座大型『靈園』,亦即日本的墓園,包括青山靈園、谷中靈園等,當局曾經考慮拆遷,後來卻保留下來,將其轉型為公園。」靈園公園化之後,成了東京市賞花的最佳去處;青山靈園是被東京人咸認為賞櫻的首選之地,形成了浪漫百分的櫻花隧道。


大片的綠地及公園,在現代都市中越來越難找到。
大片的綠地及公園,在現代都市中越來越難找到。


對於台北市未來的綠化建設,李清志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蓋公園,二是多種樹。「國有土地本來就是全體人民的財產,減少標售蓋成公園,增加綠色空間來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才是有助於未來綠化生活的長久大計。」然而相對來說,多種樹似乎是較為簡單可行的作法。「行道樹對於整個街區、城市的風貌,有相當大的影響。」舉例來說,民生社區的樹蔭,就帶給整個社區不一樣的綠色空間感。李清志建議,與其種植常青樹種,不如改種一些會隨著四季變換色彩、或是季節性的開花路樹,比如台灣巒樹、木棉之類。

外國的都市計劃中,很早就有規劃公園的概念。比如中央公園之於曼哈頓、金門公園之於舊金山,以及倫敦數座百年以上的大型公園,這些綠地都是都市不可或缺的呼吸空間。甚至在倫敦的公園裡,還可以看到很原始的、未經雕琢的森林、流水、湖泊;在紐約的中央公園內,也有著保存湖泊、濕地的自然保育區。相較之下,台北市原本的公園綠帶就少,公園內還常常蓋了很多人工的水泥建築物,吃掉了許多自然空間。悠遊台北城,如果能夠常常有著綠樹的遮蔭、能夠漫步在充滿維他命的生活中,那將會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我們期待著!




  • 相關新聞

  • 用影像紀錄臺灣感動人心的屋之顏
  • http://www.tripass.net/article/5721&blog=3&post=934

  • 「草山十景」特色景點票選活動!
  • http://www.tripass.net/article/5714&blog=3&post=927



  • 延伸閱讀:集集綠色隧道





  • 相關新聞

  • 用影像紀錄臺灣感動人心的屋之顏
  • http://www.tripass.net/article/5721&blog=3&post=934

  • 「草山十景」特色景點票選活動!
  • http://www.tripass.net/article/5714&blog=3&post=927



  • 延伸閱讀:集集綠色隧道


  • -->
    點擊看【集集綠色隧道】景點介紹
    點擊看【集集綠色隧道】景點介紹


    →按這裡:看更多旅遊新聞


    →按這裡:回景點家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