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延伸半日遊 尋找高雄的創意角落
圖文 / 高雄畫刊
避開人潮洶湧的熱門景點,搭乘捷運深入社區巷弄,品嚐一頓創意海鮮料理、尋找紙膠帶迷和文具控必訪的小店,在自己的旅遊地圖上,打卡玩家和在地人才知道的文創生活熱點。
捷運信義國小站(O6):當西式料理遇上臺式熱炒-福得小館
「熱情、親切、生猛。」是許多旅人對高雄的印象,也可以用來形容福得小館的料理。
第一次聽聞「福得小館」,以為是中式家常菜館,翻開菜單卻是滿滿的西式、義式料理,主廚郭建麟(Roger)解釋,福得是「Foodie(美食家)」的音譯。店名有中西合璧的意味,正如Roger的料理,無法被定義。
不妨先來道清爽的沙拉開胃,陶盤裡盛裝春日的鮮嫩花園,莫札瑞拉起司、新鮮牛番茄、甜羅勒與風乾火腿的組合,正是義大利常見的「卡布里沙拉」。稍微攪拌後品嚐,咦!彷彿瞬間移動到旗津的冰菓室,點了消暑解熱的番茄拼盤,混合薑、醬油和砂糖的臺味調料,撒上慢慢弄乳酪坊的絲綢起司,看似衝突的味道卻竟如此合拍。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臺式與西式料理結合,並以我所學的西式烹調概念呈現。」在餐旅學校主修西餐的Roger從童年記憶中找到答案。Roger成長自屏東東港的捕魚人家,回憶童年,每當父親漁船入港,叔伯嬸嬸們都會來幫忙處理漁獲,中午大家聚在一起,快速煮一鍋飯湯簡單飽腹,下午若漁獲售罄,晚上就有慶功宴,「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像身處熱炒店或海鮮餐廳,現場有混合紹興酒、高粱和啤酒的氣味,很熱鬧、沒有拘束。」
在北部餐廳和飯店歷練數年後返鄉,獨立創業的Roger不想做儀式感強烈的正式西餐,他打破框架,在西式食材和烹調手法中加入伴隨成長的生活氣味,料理中有橄欖油、奶油、起司、紅酒醋等西餐元素層層堆疊的細緻,也有醬油、蔥蒜、豬油大火快炒的鑊氣。用餐氣氛輕鬆熱鬧,供應許多適合共享分食的菜色,像南義鄉村的家庭聚會,朋友家人挨著長桌傳遞餐盤,也像東港的海產店裡,長輩幼兒一起圍著圓桌鬧哄哄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