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增13例確診!含1例本土為防疫旅館員工

文 / 景點家秀智整理報導

5月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117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機場防疫旅館工程部員工,近期無出國史,因業務需要,經常與房務部往來,並與案1120及案1129有密切接觸。




案1174於4月29日配合機場防疫旅館清空計畫前往集中檢疫所,當日採檢之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皆為陰性,5月3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發燒及肌肉痠痛等情形,5月4日回報症狀後,由檢疫所安排至醫院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17)。由於個案發病前2天至住院隔離前皆在集中檢疫所,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諾富特旅館截至目前共計5名員工確診(案1120、案1127至案1129、案1174);另4月19日至4月28日期間於該旅館工作之外包商、工讀生及離職員工等共80人,皆已採檢核酸及血清抗體,其中核酸檢測73人陰性、1人陽性(案1145)、6人檢驗中;血清抗體61人陰性、19人檢驗中。

關於清零計畫

因應近期華航所屬機組員多起確診事件,為阻絕病毒傳播鏈,自今日起提升該航空機組員之檢疫措施規格及配套,調整如下:
 
1.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長程航班):
(1)檢疫:5天居家檢疫+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2)採檢:第5、14天採檢「咽喉/鼻咽拭子」,第7、9及12天採檢「深喉唾液」。
 
2.當班往返且未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短程航班):
(1)檢疫:14天一般自主健康管理。
(2)採檢:第7天採檢「深喉唾液」,第14天採檢「咽喉/鼻咽拭子」。
 
上開措施將視航空公司外站管理情況、清零計畫執行情形、自主健康管理落實情形及疫苗施打狀況,滾動式檢討機組員檢疫措施。
 
指揮中心重申,請交通主管機關本於權責督導國籍航空公司及機組員管理措施,確保外站管理並強化零接觸當地人,透過修訂作業原則、查核表及人員教育訓練等,確實要求航空公司落實執行。
 




關於今日境外移入

6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自菲律賓(案1162至案1167、案1171至案1173)、越南(案1168及案1169)及印尼(案1170)入境。
 
案1162至案1166均為菲律賓籍移工,分別為3女2男,年齡介於3 0多歲至40多歲,今(2021)年4月21日來臺工作,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介於26至34)。5名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1167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漁工,今年4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1168及案1169均為越南籍20多歲女性移工,今年4月19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5月4日進行檢疫期滿採檢,於今日確診(案1168 Ct值:23;案1169 Ct值:23)。已掌握個案接觸者25人,其中6人列居家隔離;另19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
 
案1170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今年4月22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1171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移工,今年4月1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4月27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個案因工作需要,5月5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2)。已掌握接觸者12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我健康監測。
 
案1172為菲律賓籍10多歲女性,今年4月22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月5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3)。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1173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今年5月4日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因發燒攔檢,並後送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18)。已掌握個案接觸者18人,其中9人為同行來臺者,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隔離;另9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座位旅客,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2,63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10,385例排除),其中1,173例確診,分別為1,028例境外移入,9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1例調查中;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2人死亡、1,075人解除隔離、86人住院隔離中。

航空界愛店海真私房菜案1153到訪、1145足跡更新
https://www.mook.com.tw/article/2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