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朝霧記走訪消失的台北眷村!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
文/景點家Ellen整理報導
2020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邁入第六年,以「朝霧記」為題,將眷村文化喻作晨間朝霧,短暫而真實存在的意象,深刻在日常中滋養著台北。以地景藝術作品、信息交換站、工作坊、導覽走讀、午後沙龍聚、策展人導覽專場等多元活動,體驗消失的眷村各種樣貌。
展覽於三個地點設置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包括昔日的眷村聚落大安森林公園、眷村改建的成功國宅、過去空軍軍眷聚集的民生公園。展出作品分別為archicake的水霧裝置《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台灣義築協會的木造地景《時空種籽計畫》、草字頭Double-Grass的《共圓風簾學習裝置》。
大安森林公園的前身為「岳廬新村」及「建華新村」兩個眷村聚落,後在都市計畫的執行下,恢復為公園用地,原住戶各自搬離。地景藝術作品《夢境:模糊的記憶,消逝的地景》運用水霧裝置營造「在霧氣中,如夢似影的景像。」追憶曾在此的眷村建築與空間記憶。
地景藝術作品《時空種籽計畫》以台灣衫為主材料,邀請民眾參與村眷協作工作坊,與台灣義築協會和大安高工一同共創,體驗當時眷村共築的精神,並由顧問李俊賢老師帶領現居成功國宅的原眷戶,透過工作坊採集過去成功新村的故事,以聲音形式融入作品。
草字頭 Double-Grass選用具光折射效果、搖曳輕透的虹光亮膜來創作地景藝術作品《共圓風簾學習裝置》,模擬空軍飛行時的視覺感受,視覺化風的移動。同時,邀請無動力飛行達人蘇柏陽以紙飛機工作坊,循著風的紋理與力量,感受民生社區這個依著飛機跑道而生的線型發展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