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鳥返鄉 點亮美濃山下香蕉與黑膠三合院

2019-09-23 12:45

時光停駐的角落
掀開客家竹門簾,紅瓦木樑下陳設阿嬤的紅眠床、梳妝台、結合寫字桌功能的西洋古董矮櫃……不需刻意復古,只是讓老傢俱留在原地,修舊如舊,一如士為孩提時的生活樣貌,埕裡陽光輕巧躍過蘋果綠木窗櫺,灑落阿公的書桌,舖上一層適合閱讀的柔光,依稀可見與書為伴的靜好歲月。




老菸樓的烘烤室搖身一變,紅磚牆內陳列珍貴的黑膠唱片,高高低低的小氣窗與隔壁房間相通,是從前用來監控菸葉烘乾狀況的工事現場,而菸酒公賣局留下的菸葉烘烤機,依舊佔據大半走道面積,成為客房前往浴室的歷史感轉場。老物新生的巧思藏匿每個角落,阿祖的床板變成黑膠收藏櫃、紅龜粿模具是白牆上的風景、鋤田鐵犁是文青風的乾燥花架、舊藤編椅散落著彩色靠枕,就是放鬆眷戀的角落。


「茂松苞竹」房間內完整保留阿嬤的老傢俱。
「茂松苞竹」房間內完整保留阿嬤的老傢俱。


廚房的紅磚大灶保留美濃客家人的生活樣貌。
廚房的紅磚大灶保留美濃客家人的生活樣貌。


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客家建築,堅持一排一蓋的客家屋瓦排列方式,不但增加修繕難度,懂得工法的師傅越來越少,未來維護也是大問題。士為嘴上嚷嚷著經營民宿好累好忙,又叨叨憂心屋瓦的排水,不知能否應付近日暴雨,可當他鉅細靡遺介紹三合院時,那份用心與驕傲,怎麼也隱藏不了。




唱針下的時代記憶
對士為來說,回老家的另一個收穫是開啟黑膠世界。 士為的母親曾在中廣從事電台主持工作,歌手發片時都會寄一張唱片給她,黑膠式微後,大量唱片存放在阿公的菸樓裡,士為從白蟻口中搶救下4500多張黑膠唱片,洗去塵封發霉的痕跡,加上新的音響設備,讓70~90年代的流行金曲重見天日。


鍾士為返鄉修復老屋,也重新牽繫起家族的情感。
鍾士為返鄉修復老屋,也重新牽繫起家族的情感。